企业建立环境管理系统的目的,最主要的是提升环境管理的能力,规避环境处罚,明确与其产品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因素、法规要求,确定其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建立目标、确定运行控制准则、措施,监控目标实现和运行绩效。
环境因素的识别应从生产的生命周期进行通盘考虑和控制,明确污染预防的定义和强调污染预防包括污染源的消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的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或处理。再加上目前我国相关的环保产业还不发达,在对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较弱的大环境下,企业对于源头的实时监控和识别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
环境管理系统,是对包括对生产设备、影响质量的监测设备、环保设备、环境监测设备进行的管理和监控。如水表、电表、灭火器材的压力指针以及声设计等设备是否准确有效;隔油池、除尘设备是否良好运转,能否达到环保效果等。然而有些企业只关注通用的水、气、声、渣、油品、化学品、能源(只含水、电、煤)和火灾的控制,与企业本身的实际规模和行业没有很好的结合,其实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重要污染物,需要全面的运行和控制。
生态环境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也是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对于企业而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要获取经济利益,也要做好环境监控,建立环境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