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信息是环境管理的基础,主要由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和污染源监测信息组成。目前,环境质量监测信息规定传输使用的数据库为环境监测数据库和“十五”城考数据库,主要用于地表水、环境空气、环境噪声等环境质量的管理。由于它们本身数据库格式以及与大气、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库格式的不尽相同,数据库间的转换比较困难,对技术人员要求比较高,数据存在多次重复录入的问题。
污染源监测信息仅对重点污染源总量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库格式管理,大部分污染源的监测数据基本上仍是手工管理或者excel表简单数据录入,无法实现数据库管理和报告自动打印等功能,随着污染源监测工作量的增加,已经不适应环境管理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将上述数据统一管理起来,解决数据重复录入问题,进一步开发数据查询、汇总、报表报告自动打印等使用功能。
环境监测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进行各种信息的采集、存储、检索、加工、交换传输的系统。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就是将环境监测主要的业务实现计算机化管理,建立完整的监测数据库以及相应的信息库,并建立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系列库及对应的运用函数。实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运用的自动化、监测报告及报表制作的自动化。监测数据可按要求归类,按照国家监测数据库的要求,只需点取相关数据,即可完成上报,有效避免了重复劳动并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