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展开分类
收起分类

室内环境监测数据直联网现存哪些弊端?

来源:三水智能化环境监测 发布时间:2020-07-13 关键词: 室内环境监测

现如今,室内环境监测工作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环境监测数据也为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环境监测数据,现在数据直联网较为实用。但是数据直联网目前也有着一些弊端。

室内环境监测数据直联网现存哪些弊端?

1.标准规范相对缺乏

国内室内环境监测信息标准化工作进展相对滞后,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数据输出形式五花八门,数采仪多种多样,传输规则不统一。国内外监测设备的处理两极分化,对国外监测设备缺少准入要求,对国产监测设备又缺少强制标准,导致从地方自行建设的监测站点的监测仪器设备端直接获取数据变得非常困难。

2.协调工作量大

目前我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模式体系为“国家-省-地市-县”4级,由于待联网的监测站点是地方自行建设,各省级监测站(中心)、地市级监测站、县级监测站都有运作,地方站点情况各异,因此联网项目必然涉及大量、复杂的协调管理事务,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动员和组织。协调难度主要集中在监测站点基本情况、仪器设备调研、统计,地方联网软件工具开发、部署、调试阶段。

3.工期紧张,不确定性大

联网任务正式下发到完成给定的施工周期通常比较短,而且突发情况较多。“2+26”城市联网任务要求每县至少2个站点,每区至少1个站点,不足2个站点的县要新建站点,新建站点要耗用更多时间,进一步增加了室内环境监测项目不确定性。针对此种情况,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地方监测站应在联网任务编制初期,尽早谋划,提前准备基础环境,做好规划设计。

如上所述,我国室内环境监测行业属于新兴行业,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相关标准规范还未健全,协调、工期方面依旧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