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公司作为环境监测第三方机构,其内部结构完整,具有强大的环境监测能力,在最近几年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业务范围广泛!但是环境监测公司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环境监测的质量,也对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第一是社会认可度不高。目前尚没有颁布专门针对社会环境监测公司市场管理的法律。因为国家或者地方对社会环境监测公司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因此社会环境监测公司的社会性质不明,所得到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权责也不对等。很多企业把自己当作是社会监测公司的顾客,某种程度上存在顾客即上帝的心态,认为监测公司应该按照他们的要求出具报告,甚至还会出现以数据的达标作为付费的标准,数据不达标就不付款,这直接促使了监测数据造假。另外,在监测过程中,针对监测工作的内容、性质等对被测企业提出相应要求时,也很难得到企业的支持,这主要体现在对监测工况的要求。
第二是监管体系落后。目前尚未形成对社会环境监测公司的监管体系,还处于监测部门开展常规质量控制的阶段,并且常规控制的范围也很局限,主要还是集中在实验室分析、报告编制环节。另外,对公司的考核没有采取惩罚的措施,仅通报批评或整改,没有更加严格的淘汰机制。除了监管部门尚未对环境监测公司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外,监测公司内部的监管也很混乱。比如采样过程的监管。采样过程中对采样工况、仪器、布点、采样方法、采样环境是否符合监测要求的监督等都是技术质量监督的重灾区。另外对实验室的监督不到位,很多实验室的管理仅仅停留在体系文件的建立上,而对体系文件的执行却疲于应付,对于每一步实验操作是否规范,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实验环境是否科学,实验的记录是否真实有效,数据运算是否正确,样品的流转、处置是否能满足监测要求等等都无法细致监督。
三是价格市场混乱。伴随着社会环境监测市场的不断扩大,大量资本开始入侵,为了获得更大的客户量,多数公司采用价格战。
随着我国对生态建设的进一步推进,环境监测也进入了新阶段,规范环境监测行业迫在眉睫。让环境监测公司常态化发展是社会各界开展工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