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展开分类
收起分类

张会英带来室内污染检测颗粒物传感器的介绍!

来源:三水智能化环境监测 发布时间:2020-04-13 关键词: 室内污染检测

张会英认为:室内污染检测所用的颗粒物传感器可以根据其原理进行划分。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是基于光散射原理的颗粒物传感器,其成本也最为低廉。此外还有芬兰Pegasor公司开发的基于“逃逸充量”原理的电学法颗粒物传感器,荷兰Detaki公司开发的低压冲击撞击质量浓度检测仪等。表中总结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颗粒物传感器。

张会英带来室内污染检测颗粒物传感器的介绍!

室内污染检测光散射法颗粒物传感器基于Mie散射理论。GUSTAV MIE通过研究标准球形颗粒与光之间的散射现象,推导出光散射物理解析解,从而建立标准球形颗粒的Mie理论。光散射原理即令激光照射在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上产生散射,同时在某一特定角度收集散射光,得到散射光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颗粒物通过传感器的光敏区,产生相应的光脉冲,光脉冲大小对应颗粒物直径大小,脉冲数目对应颗粒物数目,通过将这些脉冲信号归类到不同的粒径区间,形成颗粒物粒径谱图,从而计算出颗粒物质量浓度。

室内污染检测电学法颗粒物传感器测量颗粒物质量浓度是基于1983年LEHTIMwidth=10,height=12,dpi=110KI等提出的 “逃逸充量”的原理。应用电晕针高压放电使清洁空气电离,产生的正离子与颗粒物混合碰撞,使颗粒物带电。自由电子进入“离子阱”中,带电颗粒物则逃离传感器。由于带电颗粒物的逃离,造成的电荷损失需要进入隔离区域进行等效“补充”电流以恢复电平衡。“补充”电流通过灵敏的静电计测量,与气溶胶浓度成正比。

室内污染检测静低压冲击撞击原理颗粒物传感器(DGI),按照颗粒物不同的粒径范围分成多个分割级,含有颗粒物的空气首先被加热稀释,然后通过静电室使颗粒物带电,带电颗粒物由于自身尺寸大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惯性,在定向流动过程中被各个撞击级收集,根据各个撞击级电流信号大小测量出每一级中颗粒物质量浓度大小,通过统计所有撞击级的电流信号得到总颗粒物质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