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环境监控系统技术不断更新完善,监测仪器性能已经有大幅提高。传感技术的发展使海洋环境监测真正进入实时化和立体化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洋环境监测呈现“多元化、实时化、长时序、立体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国家和区域的海洋环境监控系统在关键海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海洋环境监测资源共享与全球化监测网络成为一种趋势。
海洋环境监控系统主要有两方面优势:一是采用原位监测的手段能够实时在线反映海洋环境的变化情况;二是采用自动监测,大大减少了人力投入,方便获得连续、稳定、长期的监测数据。
原位监测是指对原位测试对象采用安装传感器、采集器、通信器等方式,进行自动化、电子化、数字化、联网化的连续、动态、实时更新数据的原位测试。早期海洋环境监测部分环境要素是通过海上样品采集,带回实验室分析监测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待监测的环境要素与海洋环境脱离,不能真实地反映海洋环境状况,也不能获取连续实时的数据。
随着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海洋自动监测技术迅速崛起,目前各海洋强国都组建了适用于海洋动力学要素和海洋环境污染物的同步自动观测网络。包括岸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平台、自动监测浮标、浅标和海床基固定及移动自动监测平台,如何研制体积小、耗能低、数据实时传输、适应海洋复杂环境、多功能多参数、可长时间连续稳定工作的自动监测系统,仍是未来海洋环境监测发展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