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为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进行空气环境的治理迫在眉睫,在这样的背景下,空气质量实时监测逐渐发展起来,并在市场上升温加热,深受人们的关注。那当前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的形势与需求是怎样的?我国空气质量监测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如何呢?
从政策与管理形势来看,我国相关部门按照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统一行使空气环境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亟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空气质量实时监测体系,实现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制度规范、统一数据管理和统一信息发布。同时当前正处于污染防治“三期叠加”的爬坡阶段,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破解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和生态破坏等突出环境问题,系统解决区域性、布局性和结构性环境风险,并要求监测业务重心由常规监测评价向支撑考核排名、服务重污染应对和服务环境治理延伸。
从国外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的发展趋势来看,发达国家和地区空气质量监测的发展与其环境治理能力和现实需求紧密相关。通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完善,这些国家和地区已经普遍构建起一套能有效支撑空气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生态风险与人体健康多方位管控且动态优化、持续更新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为中国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1.管理运行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更加注重机构、人员与全过程数据质量管理,分清国家与地方事权,使质量评价与污染源管理有机结合。
2.网络体系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网络环境质量点位数量较多,但监测频次与指标安排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3.标准体系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更加注重强化标准的法律地位及其先进性与适用性。
正如本文所说,我国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的起步较晚,相比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我国在这一方面还有待加强。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空气监测体系结构,不断完善国内空气质量监测体系是当下的一个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