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境监测市场的扩大,人们对于环境监测的了解越发深入,而有关监测数据的传输与处理,数据融合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熟知。那什么是数据融合呢?数据融合在环境监测领域又怎样的表现呢?今天三水智能化环境监测公司为大家解读数据融合的概念。
随着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数据融合”这一概念首先在军事领域中被提出,即把多个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比单一传感器更加准确和有用的信息数据融合技术。Klein定义数据融合是“多层次、多方面处理自动检测、联系、相关、估计以及来源的信息和数据的组合过程,并且其数据可由一个或多个信息源提供”。罗俊海等结合自动控制相关理论定义数据融合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把不同来源和不同时间点的信息自动或半自动地转化成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为人类提供有效支持或者做出自动决策。
与军事领域的数据融合相类似,环境监测网络数据融合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数据资源,主要有各类传感器系统,如电化学、光敏、生物、激光、压力、温湿度、震动、位移等传感器系统,也包括环境观测信息获取系统,如遥感影像、气象条件、GIS、监测模型、数据库等信息系统以及生物感知、经验判断等,采用计算机技术对一定准则下(如时间序列、空间分布等)获得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支配和使用的过程,进而获得与被测对象一致性解释与描述,最终实现科学的决策和估计。
如上所述,多种信息源为数据融合处理提供了必要条件,使环境监测系统能够获得比它的各组成部分更充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