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监测按照拓展开放、安全靠谱等特性,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考虑基础的数据管理,进而保证环境监测能满足将来发展的需要。
室内环境监测包含多类室内环境信息,数据量大、用户广泛,故在众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采用体积小、速度快、成本低的MySQL数据库。这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网络化,满足广大用户需求,而且关系型数据库将数据保存在不同的表中,加快了运行速度且提高了存储灵活性。同时,为了方便数据库的管理,选用合适的服务管理工具为MySQL服务以及协同工作。基表和视图设计同样适用于办公建筑、教学建筑等室内建筑,为数据库未来的扩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室内环境监测的大体构建过程分为五个阶段。首先是需求分析阶段。它主要分析并明确数据库开发的需求,可以说,它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也是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一步。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阶段是通过对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这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逻辑设计阶段是利用一定的规则得到一组初始关系模式集并优化。物理设计阶段是为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最后需要运用数据库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进一步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室内环境监测的以上构建完全是为了满足研发人员和普通民众的需求,好的构建能够为保证好的环境提供基础,从而确保环境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