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展开分类
收起分类

小课堂: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

来源:三水智能化环境监测 发布时间:2021-07-15 关键词: 环境监测

一、地下水环境监测目的和任务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城乡供水水源,在维护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下水资源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总供水量的近20%。全国约60%的人口以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

由于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使得污染现象难以发现,污染源和污染途径难以查明。地下水环境监测目的在于进一步查明各研究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为地下水资源评价、科学管理及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210G511191V33.png


二、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布设

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分为区域性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和专门性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

1.区域性地下水环境监测

布设原则:对于面积较大的监测区域,以地下水流向为主,垂直地下水流向为辅布设监测点。面对较小的监测区域,根据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布设监测点。

2.专门性地下水环境监测

主要包括地下水污染监测、地下水水源地监测和地下水超采区监测。根据污染源的分布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扩散方式,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监测污染物质及其转移规律。监测的重点是易污染的浅层地下水和供水水源地保护区。监测点宜在连接污染源和水源地的方向上布置。如果污染源的地下水下游没有水源地,则监测点布设以地下水流向为主,兼顾垂直地下水流向。